Search


【7/15 星期五 絕對音樂】

「生活,是一種體諒,一種理解;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7/15 星期五 絕對音樂】

「生活,是一種體諒,一種理解;
每一個生命,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另外一個生命~~」
SO~~相遇你/妳的這一刻,是以後每一天的幸運。

謝謝好友來探班,也圓了小小的夢想…,只是腿太短,踩不到地……

下午4:00-5:00
「絕對音樂」~~ON AIR))))))
把耳朵借給我,
芳翎和你/妳分享~~

線上收聽快點這裡:
http:// http://www.kiss.com.tw/radio_hq.php?radio_id=238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【她為文面而來,也為傳統而來-----柯菊蘭奶奶】

『你們採訪的是泰雅族的傳統,過程要尊重⋯⋯』

其實無需嚮導的善意提醒,我們就瞭解即將探尋的是臺灣泰安鄉唯二僅存的文面國寶,除了先前探訪過的簡玉英奶奶,另一位就是族名 Lawa Toyu 的柯菊蘭奶奶。一路上期待之餘,我們亦戰戰兢兢。

我們為了文面而來,沒預料到人尚在遠方,初接觸的,卻是一曲又一曲清亮的泰雅族傳統歌謠。嚮導對我們說,Yaki(奶奶)知道訪客要來,就會引喉高歌,一方面讓來客找對路,一方面希望藉由歌聲卸去路途的疲憊------我們的 Yaki 就是如此溫柔。

奶奶身穿親手編織的泰雅族傳統服飾,族語與歌謠交錯而出,陽光下她臉上淡藍色的面文⋯⋯我們深知眼前溫煦近人的她,亦是一部泰雅族傳統的活辭典,隨即顧不得謹慎,熱切地想探索她的文面與她的生命史,一直聽下去⋯⋯。

當年,日治政府嚴苛打壓原住民文化,除了強制遷徙之外,也嚴禁文面傳統。柯菊蘭的外祖父身為泰雅族頭目,認為『⋯就算被外人壓迫,但我們不能就這樣忘記傳統,要想盡辦法讓人看到⋯⋯』於是本應在十六歲成年時,獲得「善於織布」認可才進行文面,柯菊蘭八歲時就被外祖父帶至深山提早文面。

『不文面就要嫁給外族人,將來也不能到祖靈那裡去。』忍受痛楚留下淡藍的紋路,完整傳統文面還要分為二至三次的過程,她在紋了第一次之後,工具就被日本人沒收,再也沒見過她回憶中『會變得更美麗』的器具,也成為最後一批接受文面的泰雅族人,幾希至今。

相較文面暫時的刺痛,奶奶的生命更嘗受苦難------十八歲結婚半年後,丈夫就編為「高砂義勇隊」前往南洋參戰而不幸陣亡。改嫁後,兩個孩子也因故喪生,僅存的么女成長後則改嫁外族人。60歲時甫收養的養女幾年前亦因病過世,如今,由小孫女陪伴、照料她。

生命苦難,生活亦艱難,作為一名泰雅族傳統女性,她需要下田耕種、織布維生,閒暇之餘,則用來教導孩童傳統歌謠、語言。直到年紀大了自承眼力不行,才停止手織,然而,習慣只吃自己種出的芋頭、小米,而村落裡的歌聲,還是不絕於耳⋯⋯。

『以前很苦,現在生活很好了⋯⋯』曾被公認是泰雅族走路最美、最會唱歌的女人,我們看到柯菊蘭奶奶臉上歷經歲月的面文,映襯出她的堅強與美麗,而她舉目所及看到的,是自己一生守護的泰雅族傳統。對於我們這些「年輕人」為了文面而造訪,她開心地撫摸臉上象徵家族祝福、代表族人認同,也陪伴自己超過一世紀的印記,數度笑著說:

『如果有來世,還要再文面!』

(文章來源:Li-Ho Taiwan你好台灣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ainbowarts.tw/?fref=ts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